GHG Protocol 架構下:企業去碳化現況與範疇三挑戰
2024 年,參與 CDP、做出氣候承諾的企業,較五年前增加 9 倍,超過了 4,000 家,37% 企業提高減排目標,僅 16% 稍有放緩。中位數營收從 2020 年的 36 億美元降至 2024 年的 13 億美元,顯示中小企業因供應鏈壓力積極參與。
2024 年,參與 CDP、做出氣候承諾的企業,較五年前增加 9 倍,超過了 4,000 家,37% 企業提高減排目標,僅 16% 稍有放緩。中位數營收從 2020 年的 36 億美元降至 2024 年的 13 億美元,顯示中小企業因供應鏈壓力積極參與。
氣候變遷日益嚴峻,企業去碳化已成為全球永續發展的核心議題。資誠(PwC)2025 年第二屆年度去碳化報告,分析 6,895 家企業的 CDP 2024 數據及 4,163 家上市公司的資料,揭示企業在氣候承諾與實務上的進展與挑戰。同時,資誠美國分部特別整理企業需要掌握的範疇三排放核心資訊,顯示價值鏈排放管理的重要性。本文整合上述資料,探討全球去碳化趨勢、企業與產業現況等,提供實用洞見,協助企業在永續轉型中脫穎而出。
全球去碳化趨勢與企業承諾
企業持續去碳承諾
儘管全球企業面臨經濟壓力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,依舊持續去碳化的承諾。2024 年,參與 CDP、做出氣候承諾的企業,較五年前增加 9 倍,超過了 4,000 家,37% 企業提高減排目標,僅 16% 稍有放緩。中位數營收從 2020 年的 36 億美元降至 2024 年的 13 億美元,顯示中小企業因供應鏈壓力積極參與。84% 企業維持承諾,即便高層更換也未動搖,顯示氣候議題已成為企業核心策略。
產業動態
現況顯示,2020 - 2023 年大型企業主導去碳化,每年新增的目標涵蓋超過 20 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;中小企的參與使 2024 年的去碳化趨勢進入新階段,設定新目標的企業數量激增,但僅涵蓋約 11 億噸。大型企業開始應對範疇三排放,要求供應商設定減排目標,供應商的參與也隨之增加,預期將引發連鎖效應,供應商將要求其下層供應商設定目標,依此類推,預計對全球價值鏈產生重大影響。
溫室氣體排放進展:範疇一、二與三現況
範疇一與範疇二的進展
報告顯示 67% 的企業有望達成範疇一(直接排放)和範疇二(間接能源排放)的減排目標,相較前一年的 64% 有所提升。 大多數企業的去碳成果主要來自範疇二排放。
範疇三的挑戰與進展
數據顯示範疇三(價值鏈排放)進展較為緩慢,54% 企業達標。售出產品使用(Use of Sold Products)貢獻 80% 減排,但上游如購買商品與服務進展相對落後,顯示供應商參與仍不足。
範疇三排放平均為範疇一與範疇二排放總和的 11 倍,被認為是最難量測和減排的排放類型,其挑戰在於跨價值鏈數據收集。擁有數千 SKU(存貨單位)的製造業通常優先盤查高影響產品,但需驗證碳足跡數據,避免模型偏差。例如,企業可能依賴行業平均排放因子估算,但若未經供應商實際數據驗證,可能導致數據失真。
結論與展望
資誠相關報告顯示企業依舊將持續去碳化的承諾,然而範疇三管理仍是一大挑戰。國際供應鏈彼此相互影響,應密切關注國際企業對於供應鏈的要求,逐步強化範疇三排放管理,思考價值鏈數據整合策略,並納入企業治理框架,以滿足供應鏈對碳盤查與去碳化的需求,實現永續與商業雙贏。
請閱讀來源文章:
- PwC(2025年),第二屆年度減碳現況報告,https://www.pwc.nl/nl/themas/sustainability/documents/annual-state-of-decarbonization-2025.pdf
- PwC(2025年),範疇三排放核心資訊,https://www.pwc.com/us/en/services/esg/library/scope-3-emissions.html
備註:本文中的範疇一~三(Scope 1~3)出自溫室氣體協議(GHG Protocol),此協議為私人企業與公共部門的運營、價值鏈及減緩措施,提供全面的全球標準化框架,以量測和管理溫室氣體排放。
資料整理:
叡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未來發展總處邵亭怡經理、創新推動處李漢超處長
叡揚資訊碳管理工具:Vital NetZero https://www.gsscloud.com/tw/vital-netze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