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服務 Vital CRM

如何應對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?從銷售到策略,讓數據成為製造業的防震系統

2025年11月27日星期四

貿易戰衝擊!製造業的生存關鍵在於 CRM 與數據決策,學習串聯產線/訂單數據,打造決策雷達,用數據驅動銷售,有效應對不確定性,提升反應速度,掌握成長主導權。

貿易戰衝擊!製造業的生存關鍵在於 CRM 與數據決策,學習串聯產線/訂單數據,打造決策雷達,用數據驅動銷售,有效應對不確定性,提升反應速度,掌握成長主導權。

作者:歐俋伶

身為連續四屆製造業數位轉型工作坊的總顧問,我觀察到這幾年產業的挑戰已不只是生產自動化或系統導入的問題,而是「如何在不確定的市場中被看見」。特別是今年第四屆,我刻意加開了「科技行銷」的學習主題—並邀請叡揚資訊賴俊仁處長擔任講師,過程中我們也在學習並與製造業互動,因為當全球貿易戰的陰影仍籠罩製造業,當接單波動成為常態,真正決定企業能否穩定成長的,不再只是製造效率,而是「能否以數據與內容建立信任、重新連結市場、被看見、被記住、被買單」。

技術與品質已非唯一競爭力,懂市場、懂客戶的製造業者才有未來

og data driven strategy response to uncertainty

台灣製造業的強項一直是技術與品質,但弱項卻往往出現在「市場理解」與「行銷思維」。過去企業主常認為行銷是附屬功能,是業務的延伸;但在供應鏈重組、區域市場快速分化的時代,行銷反而成為策略中樞,連結了研發、生產、品牌與客戶之間的橋樑。這也正是我在每次協助企業轉型時最深的體悟--營銷不再只是推廣,而是生存。

近年來,全球貿易戰成為製造業最長的陰影,從美中關稅壁壘到區域供應鏈重組,製造業企業的訂單流向、毛利結構與市場策略都被迫重寫,這不是短期的震盪,而是一場供應鏈地震的持續餘波。許多企業仍將這場變局視為業務部門的挑戰,訂單變少、報價壓力大、客戶難搞,但實際上,這早已是全公司層級的生存議題。要在不確定中找到確定,企業必須以數據為軸心,透過 CRM(客戶關係管理)與跨部門協作,讓組織具備即時感知與快速反應的能力。

串聯產線與訂單數據,洞察危機與商機

data driven strategy response to uncertainty 2

貿易戰帶來的最大挑戰是【需求漂移】,訂單忽增忽減,客戶轉單到越南、印度或墨西哥,原有產能瞬間過剩或不足。這時,擁有數據預測與彈性調度能力的企業,才能避免被市場節奏牽著走。企業要建立跨部門的【戰情中心】概念,把 ERP 企業資源整合系統、MES 製造執行系統與 CRM 客戶關係資料打通,形成統一的指揮中樞。這不只是資訊整合,而是策略統籌,從過去事後反應的營運報表,進化為即時預警的「決策雷達」。若企業能透過 CRM 觀察主要客戶的訂單波動趨勢,並串聯 MES 即時產能數據,就能提前調整採購、外包與排程策略,降低庫存壓力與交期延誤風險。更進一步,數據模型還能協助企業辨識【潛在缺口】--例如原本流失給中國供應商的訂單,是否可能回流至台灣或東南亞。

【行動建議】

  • 建立即時監控的「訂單作戰室」,結合 ERP、MES 與 CRM 數據。
  • 以 AI 與可視化儀表板預測產能變化與供應風險。
  • 將「數據會議」取代「主觀討論」,培養決策透明文化。

當客戶開始主動搜尋,製造業的下一戰是「被看見」

data driven strategy response to uncertainty 3

過去的製造業行銷多依賴展覽與人脈關係,但在後疫情與貿易戰雙重夾擊下,全球客戶開發模式已改變。客戶不再等你拜訪,他們會先在網路上搜尋供應商、比價、看案例、查口碑。也就是說,【行銷】已從被動的支援角色,變成了業務前線。從多項觀察,許多中小製造業仍沿用傳統銷售結構,由單一業務從開發到售後一條龍全包,導致資訊封閉、客戶資料不透明、跨部門難以協作。當客戶需求變複雜,例如要同時了解技術能力、交期、認證、碳足跡資料時,這種模式往往無法應對。新的趨勢是【數位分工與內容驅動】。行銷部門負責 SEO、品牌形象、案例內容,業務部門專注關係經營與轉單;而 CRM 成為連接雙方的核心節點,紀錄客戶互動、追蹤銷售進度、分析成交率與回購行為。這樣的數據串聯能讓企業看見客戶全貌,從【誰在買】進化到【為什麼買】。

【行動建議】

  • 將展覽與拜訪策略轉為【線上內容與社群觸點】並行。
  • 建立 CRM 系統以追蹤潛在客戶行為與互動歷程。
  • 打造內部知識管理平台,讓銷售與行銷共用洞察資料。

把客戶經營 Know-how 搬進系統,用數據打造業務團隊的共識

data driven strategy response to uncertainty 4

許多製造業仰賴資深業務的經驗,他們知道誰的付款慢、誰習慣急單、誰在壓價時會讓步。但當這些人退休或離職,知識也跟著流失。CRM 的真正價值,就在於把經驗變成系統。透過世代交替,經驗傳承,銷售流程數位化,企業能建立標準化的追蹤節奏與提醒機制。系統自動提示下一步行動,例如何時回覆報價、何時寄樣品、何時跟進驗收。這讓新進業務也能快速上手,整體服務品質不再取決於個人。對主管而言,CRM 提供了全局視角。透過儀表板可以即時查看每位業務的進度、轉換率與區域業績分布,從而更有效地分配資源與預測市場熱區。管理者不再是【盯人】,而是【看數據】,讓管理變成策略引導而非事後糾錯。

【行動建議】

  • 將資深業務的經驗流程化、數位化。
  • 建立銷售儀表板與自動提醒機制,強化團隊節奏。
  • 以數據分析取代微觀管理,聚焦趨勢與市場策略。

面臨市場洗牌,製造業該主動掌控,還是被動應對?

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仍將持續,全球供應鏈的分工正改寫。對製造業而言,這不只是市場變化,更是治理模式的考驗。企業若仍以【人治】取代【數據決策】,終將錯過調整的時機。CRM 不只是銷售工具,而是一種組織思維的轉換,讓企業學會從資料中洞察市場,從互動中理解客戶,從流程中找出效率。當決策者能在第一時間看到數據脈動,就能在風暴來臨前做好準備。最終,面對不確定的國際局勢,真正的競爭優勢不是產品價格,而是【企業對變化的反應速度】,而 CRM,正是這場變革中,讓企業從感知變化走向掌握變化的關鍵引擎。

【作者簡介】

歐媽

歐俋伶

  • 中華民國軟體協會(軟體公會)理事暨智慧製造促進會會長
  • 智炬科技總經理
  • 產發署委託金屬中心數位轉型工作坊第一至四屆-數位總顧問

聯絡我們

請問貴司的寶號

請填入正確的統一編號

怎麼稱呼您呢?

請讓我們知道您的職務名稱

請提供您的聯絡電話

請提供您的電子信箱

請至少選擇一個有興趣的產品讓我們知道

Invalid Input

請確認以上個資使用同意事項

Invalid Input

台北總公司
104439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9號5樓
聯絡電話:02-2592-6609
Email: vitalcrm@gss.com.tw